临床
  • 职能
  • 临床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临床

临床

  • 两大医院 举办义诊
    “我的腰疼持续好多年了,一直服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通过这次义诊,专家详细给我解释了疼痛的危害,以及应该如何科学镇痛,让我获益匪浅。”10月17日,在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门诊一楼大厅参加义诊的市民孙先生说。     据介绍,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为“世界抗痛年”,今年10月14—10月20日为“中国镇痛周”。为了更好地普及疼痛知识,使更多市民了解和认识疼痛,尽早解除痛苦,10月17日至10月20日,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分别举办了疼痛义诊活动。     10月17日10时至12时,近百位市民参与了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举办的义诊活动。4位疼痛专家现场会市民答疑解惑,宣讲疼痛相关的健康知识,并为需要的患者提供了免费冲击波治疗。     10月20日11时,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疼痛科和心理康复科的三位专家将到金龙镇万向社区开展联合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患有各种急慢性疼痛、头痛、三叉神经痛、颈肩腰腿痛、偏瘫患者、脊髓损伤等患者,以及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市民均可参与。     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疼痛科主任刘晓刚说,目前,疼痛已被当今医学界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但我国不少疼痛患者并没有得到规范化的治疗。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增加心理上的负担,影响身体机能。在“中国镇痛周”举办疼痛义诊,就是希望更好地宣传慢性疼痛的相关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预防保健意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疼痛。
    发布时间: 2019-10-20 | 来自:信息科
  •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扩容了
    日前,16岁的桐桐又重新背上书包,开始正常的校园生活。跳绳、骑单车、读英语,看着他蹦蹦跳跳欢快的样子,人们很难想象,2年前,这个少年曾因不慎从高处坠落而成为植物人。   类似的案例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每天都在发生。一位心跳呼吸骤停,经过26分钟心肺复苏抢救过来的电工正在重新学习吃饭、喝水、说话,一名动过脑部肿瘤手术的患者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帮助下重新学习走路……   这一系列“奇迹”的背后,其实是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先进的康复理念。过去,重症抢救的目的只是维持生命,对于后期病人或处于植物人状态,或出现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病人,往往出不了ICU重症病房,即使转出了ICU,对其家庭来说,也是个很大的负担。这几年,“重症康复”的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不过这一理念相对在国外应用得比较多,国内采用的医院还比较少。   何为“重症康复”?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主任陈真介绍,简单来说,“重症康复”就是医院在ICU抢救病人阶段就开始引入康复治疗,让重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同时开展。这样做,能充分利用康复治疗的“黄金时间”,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早日转出ICU,摆脱呼吸机和监护仪,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可以说,重症康复是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也是现代医学水平进步的标志。”   据桐桐爸爸回忆,被送入医院急救时,桐桐已经瞳孔散大、意识不清。虽然医生最终挽回了他的生命,但桐桐术后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并伴有大面积脑部缺血、严重缺氧、脑梗塞和肺部感染。此外,坠落还造成了严重的右侧股骨干骨折。   患者康复之后的运动情况   像桐桐这样的重症患者,以前都是在ICU治疗,必须恢复生命体征后才能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肺部感染、关节错位等问题。但这样一来恢复周期太长,往往会错过最佳康复时间。转入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后,该院神经康复中心团队立即对桐桐进行了全面评估。治疗团队认为,桐桐虽然昏迷,但未来苏醒和康复的几率还是较大的,建议立即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   意识不清时也能进行康复训练吗?陈真介绍,该院重症康复科的康复治疗团队可以让患者哪怕在最小意识状态就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因长期卧床引发的心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情况,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我们主要通过早期的运动、吞咽、呼吸功能的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本体感觉刺激、音乐疗法、针灸、及高压氧治疗等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康复预后。”   此外,吞咽障碍也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康复中心采用“吞咽造影”检查及可视化喉镜,明确患者吞咽障碍的分期及严重程度,从而制定个体化的吞咽障碍康复策略,通过吞咽低频电刺激,球囊扩张,感官刺激,口颜面功能训练,摄食训练等方法,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不过,重症康复只是漫长康复路的第一步。据了解,该院神经康复中心由重症康复科、综合康复科、神经康复科、普通康复科组成,除了重症康复区域外,还配备有5千平方米的康复治疗场地,包括上下肢机器人、虚拟情景互动康复治疗等先进设备,可开展康复评定、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辅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项目。   目前,重症康复的床位常年供不应求。可喜的是,该院新扩建的重症康复病房本月正式投入使用了,床位从原有的9张增加到14张。新病房还增加站立床和踏车等专业床旁康复设备,让患者在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仍需高级别的严密护理时,就可以开始适宜的床边康复。   相关链接:   多年来,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康复医学专科,并于今年8月入选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团队拥有教授、副教授、博士及硕士生导师17人、住院及主治医师20余人,治疗师近百人。
    发布时间: 2019-10-20 | 来自:信息科
  • 福建省首家无陪护医院落地厦门
    福建省首家无陪护医院落地厦门 厦大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成为我省首家“吃螃蟹”的医院 厦门日报讯(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刘云芳)家人生病住院怎么办?免不了全家总动员,一日三餐要人送,白天夜里轮着陪,人手不够或者担心照顾不好还要请个护工,“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切肤体验,许多家庭都经历过。今后,这种烦心事在厦门这家医院将有望消失。 今年10月起,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以下简称“厦心”),正式在福建省首家推行全院覆盖的“无陪护”管理模式,力争将家属从住院陪护中解放出来。 现状 一人住院 全家累得团团转 昨日上午9时许,厦心心内四科病房里,年逾七旬的周老太正开心地和护理员合影留念,等儿子办完出院手续她就可以回家了。 随着独生子女一代成家立业以及人口老年化的加速,出现越来越多“421”家庭,一旦有人生病住院,要么家属请假陪护,医院家里两头跑;要么花钱请护工,也少不了操心,一家人难免累得团团转。对此,周老太深有体会。五天前,她因突发心脏病,晕厥过去,被送到厦心急诊,经诊断需住院手术治疗。住院手续办完了,家人却犯难了。原来老太太的老伴行动不便,常年需要人照顾,俩人只有一个儿子,平常儿子和儿媳工作都比较忙,经常要加班,老太太还要帮忙照顾上小学的孙子。这回倒好了,老太太住院了,怎么照顾得来。正当两口子商量得热火朝天时,医院告诉他们,这里实行的是“无陪护管理”,说白了就是不需要家属陪护。压在他们心头的石头一下子消失了。 周老太说,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是无陪护,住进来才知道,原来生活起居都有专业的护理员照顾。“他们还帮我洗头、剪指甲,陪我唠嗑,照顾得很周到。最关键的是,儿子儿媳也不用请假,一天到头守在医院陪我,工作不耽误、家里也能照顾得到。”老太太开心地说。 80多岁的游大爷是厦心的“常客”,这次住院,他感叹,就诊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游大爷有三个女儿,有的在外地,厦门有个女儿在一家三甲医院上班,工作很忙,“她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如果来照顾我,她那么多病人怎么办?她的家庭怎么顾得上?现在有护理员照顾我,一日三餐都是营养师搭配好的营养餐,女儿也能安心工作。护理员很贴心,上厕所、出门散步,都主动来搀扶,看我检查回来出了一点汗,赶忙帮我擦,十分暖心。”游大爷连连说,“这种无陪护模式值得好好推广,让我们患者和家属省了不少心。”
    发布时间: 2019-10-20 | 来自:信息科
  • 唐筛?糖筛?傻傻分不清楚···漳州都市医院为您解答
    唐筛?糖筛?工作中经常听到很多准妈妈被这两个词搞糊涂的情况。虽然听上去似乎是一个词,但其内容却是大不相同,今天,漳州都市医院专家来帮大家扫盲,分析唐筛和糖筛究竟是何方神圣…… 概念不同 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糖筛高危一般医生会建议继续做糖耐检查,以确诊有无妊娠糖尿病。妊娠之后首次发现或首次发病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及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 检测时间不同 医生建议唐氏筛查15~20周做比较好,但各个检查医院情况不同,具体唐氏筛查时间由医院通知。糖筛应在准妈妈怀孕24~28周进行。因为在这一时段正值胎儿快速生长期,准妈妈胎盘分泌功能越来越旺盛,机体内各种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发展到最为明显,因而不易漏诊。也可在此阶段直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检测前的准备不同 唐筛检查主要是化验孕妇血液中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浓度,所以孕妇只需抽一点血就可以进行检查。与一般涉及肝功等体检不同,唐氏筛查不用空腹。糖筛检查前两周应减少淀粉(面食)、糖分的摄入。糖筛或糖耐前一天,最好以吃清淡的素食为主,米饭也应少吃。前一晚20时以后不要进食,水也应少喝。喝糖粉时不要太快,不要一口喝完,要在3~5分钟之内喝完。  针对高危人群不同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怀孕之前体重超重;尿中含有葡萄糖;糖耐量受损(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是尚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有糖尿病家族史;曾经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 34岁以下的年轻孕妇都应该进行唐筛检查,检查可以在妊娠6~13周内进行。而已经超过34岁的高龄孕妇、家族中有唐氏症患者、已经生过唐氏症患儿的女性,属于高危人群,不需要再进行唐筛检查,而应直接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漳州都市医院专家提醒 有人说了,一定要做产检吗?说实在的,提出这种问题的人是有些“可怕”的。其实大家都知道,孕妇是必须要做产检的。产检的“必要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 1、定期检测孕妈妈的身体情况,为培育健康婴儿创造肥沃的土壤和环境。 2、定期监测胎儿情况,及时掌握胎儿健康状况,呵护胎儿安全。 3、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通过产检,医生在了解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后,会给予合理的分娩建议。 漳州都市妇产医院是母婴保健技术许可医院、二级专科妇产医院、争创爱婴医院、无烟医院,医保定点单位,始终致力于母婴健康事业,提倡优生优育,努力创建医德好、质量好、服务好,病人满意的“三好一满意”医院。经过十一年的发展,都市妇产科医院精心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爱婴医疗团队、不孕不育助孕团队、妇科肿瘤微创团队、门诊无痛微创团队,汇集国内与漳州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均有三十年以上从事妇产科临床的丰富经验。在开展顺产、剖宫产、无痛分娩、宫腹腔镜微创、产后出血抢救、不孕不育助孕、两癌筛查、产后康复等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发布时间: 2019-10-20 | 来自:信息科
  • 乐山市人民医院荣获2019年乐山市脱贫攻坚贡献奖
    10月16日,乐山市2019年扶贫日公益晚会在乐山大佛剧院举行。会上,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54个先进集体和119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乐山市人民医院荣获“乐山市2019年脱贫攻坚贡献奖”,并作为全市医疗健康行业唯一代表上台领奖。 据了解,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该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方案计划,并作为医院党政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置了扶贫办公室,分批选派11名业务骨干担任帮扶干部,派出医疗、管理团队100多人次入驻区县医院结对帮扶。全院党总支(党支部)分片联系帮扶村、贫困户。同时,建立帮扶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等,坚持每月召开帮扶工作联席会研究解决帮扶问题,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用使命锤炼信仰,用责任熔炼真情。在扶贫工作中,院领导及中层干部入村入户实行一对一帮扶,与贫困户“认门结亲”,提出有针对性的扶贫方案,切实推动健康扶贫政策落实落地。根据医院实力和特色,将管理、专家、技术资源嵌入帮扶医院,在医疗技术、支撑服务、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给予扶持与共享,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真正实现由“输血”到“造血”。 据统计,4年来,该院领导78次带队,在帮扶地区调研、政策宣讲、开展巡回医疗卫生扶贫,医院累计投入各类经费500万余元,“以购代销”猕猴桃、爆火肉等105万元,下派人员参与诊疗量达5596人次,开展手术或操作1033例,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593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192项,手术示教541次,开展学术讲座和业务培训290场次。医院严格落实“一站式”服务和建立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结算”,目前收治精准扶贫患者1795人次,垫付精准扶贫患者费用55.1万元。2018年,沐川县、峨边县通过脱贫验收退出贫困序列,该院援助帮扶的乐群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美姑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复审,金口河区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创建。 同时,医院不断创新健康扶贫方式,利用远程医疗平台,在线帮扶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人民医院等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实施远程医疗、教学等业务,提升了当地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水平。截至今年8月,开展远程影像会诊36847例次;远程检验标本39867份;远程心电会诊10553例次;远程超声会诊947人次;远程病理会诊171人次。2019年8月,医院远程门诊系统开通到峨边挖托村,逐步向其他帮扶村覆盖,不断提升边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乐山市人民医院将充分发挥人才和医疗资源优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细化帮扶措施、强化保障投入,精准施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不胜不休的决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税碧娟)
    发布时间: 2019-10-20 | 来自:信息科
  • 绵阳市中心医院建院8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涪水潮起奏响八秩弦歌,川西大地绘织锦绣蓝图,10月17日“不忘初心、携手并进——绵阳市中心医院建院8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启动仪式”在绵州大剧院隆重举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主持大会总结环节,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沈骥充分肯定了绵阳市中心医院80年来的成绩。他说,80年光辉历程,承载着绵阳市中心医院人的光荣与梦想,铭刻着绵阳市中心医院人的探索与追求。他指出,近年来,绵阳市中心医院在党建工作、灾难救援、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医保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工作中强化举措、勇于担当,积极承担公立医院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绵阳模式”,为川西北百姓的健康擎起了一片蓝天,为人民生命安全构筑了坚实的绿色通道,为绵阳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四川卫生健康事业一张亮丽的名片。       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付康在致辞中指出,80年筚路蓝缕,80年玉汝于成,市中心医院始终秉承“崇尚生命与科学”的价值理念,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兴院,谱写了一部部荡气回肠的奋斗史诗。他希望市中心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医疗水平,坚定不移当好绵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和绵阳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作虎、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丽英、绵阳市政协副主席胡安虎、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田家政、中国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分会主委王静成、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翼娟等出席大会。     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东深情地回顾了医院建院80年来的风雨历程,他说,80年的沧海桑田是一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创业史;一部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拼搏史;一部团结协作、和衷共济的奋斗史。他表示,八十年是医院发展的里程碑,是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新起点。广大职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蓝天碧海处,乘风破浪,再创下一个八十年的辉煌,为川西北区域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随后进行的文化交流环节,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节目,将庆祝大会推向高潮。该环节分为《守望初心》《砥砺前行》《继往开来》三个篇章,用诗、歌、舞、剧的形式串联起绵阳市中心医院80年风雨历程中那些最弥足珍贵的瞬间和记忆,诠释了不忘医者初心,为推进健康绵阳建设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启动仪式”,并进行了卓越贡献奖、优秀贡献奖的颁奖。       据介绍,绵阳市中心医院自1939年建院,经过80年的发展,从一家只有三间瓦房的公路卫生站,已发展成为一家以临床医疗、健康管理为主,集医疗、教学、科研、急诊急救、灾难医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辐射包括川西北区域和甘肃、陕西等省份。绵阳市中心医院正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学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型优质区域医疗中心,为中国科技城和川西北区域民众的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傅远伟)
    发布时间: 2019-10-20 | 来自:信息科
共1.0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